行业资讯

筒瓦的清洁工作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

文字: [大] [中] [小] 2025-07-25 15:14:02     浏览次数:     

    筒瓦(陶土、水泥或琉璃材质,多用于古建筑或仿古建筑)的清洁需兼顾“去除污渍”和“保护瓦体”——因材质脆、表面可能有雕花或釉层,清洁不当易导致瓦面破损、釉层脱落、污渍残留。以下是筒瓦清洁的常见问题及针对性解决办法:

    一、污渍难以清除(核心痛点)

    筒瓦长期暴露在户外(或存储中沾染污渍),常见污渍包括灰尘积垢、鸟粪、苔藓、水泥渍、油污,不同污渍的清洁难点和解决办法不同:

    1.表面灰尘与积垢(***常见,尤其长期未清洁)

    常见问题:

    灰尘混合雨水、露水形成“泥垢”,附着在瓦面缝隙(如雕花凹槽)或弧形内侧,普通擦拭无法彻底清除,用力擦易磨损瓦面(尤其陶土瓦,表面粗糙易卡灰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轻度积垢:用软毛刷(如羊毛刷)轻刷表面(顺着瓦纹方向,避免横向摩擦雕花),缝隙处用牙刷清理;刷后用清水(装喷壶)冲洗,自然晾干。

    厚重积垢:先用清水浸泡的抹布(拧至半干)覆盖污渍处5分钟(软化积垢),再用毛刷轻刷——禁止用钢丝球、硬塑料刷(会划伤瓦面或釉层)。

    注意:水泥筒瓦表面若有“返碱”(白色粉末状污垢,因内部盐碱析出),可先用干刷去除浮碱,再用清水擦拭(避免用酸类清洁剂——会腐蚀水泥表面)。

    2.鸟粪、苔藓等生物污渍(户外瓦常见,腐蚀性强)

    常见问题:

    鸟粪含尿酸,长期附着会腐蚀瓦面(尤其琉璃瓦釉面,形成暗斑);潮湿环境中瓦面滋生的苔藓(绿色或黑色),根部会深入瓦面缝隙(强行清理易带起瓦面表层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鸟粪清洁:先用硬纸板轻轻刮去表层(避免划伤),残留痕迹用稀释的中性肥皂水(肥皂水:水=1:10)擦拭,再用清水冲洗(禁止用酒精、白醋等——可能腐蚀釉面)。

    苔藓清除:用软毛刷蘸取“低浓度小苏打水”(小苏打:水=1:20)刷涂苔藓处(小苏打可抑制苔藓生长),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;若苔藓已扎根,可先喷洒少量清水软化,再用竹片(边缘打磨光滑)轻轻剥离根部(避免用金属刀片——划伤瓦面)。

    3.水泥渍、油漆等顽固污渍(施工或维修后残留)

    常见问题:

    安装时残留的水泥浆凝固后坚硬,附着在瓦面;或误沾的油漆(如外墙漆)干燥后形成硬膜,强行剥离会带掉瓦面表层(尤其陶土瓦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水泥渍:用“水泥溶解剂”(中性,建材店购买)喷洒在污渍处,静置10分钟(让其软化水泥),再用竹片轻刮(残留部分用湿抹布擦拭)——禁止用强酸类溶解剂(如盐酸,会腐蚀陶土和水泥瓦)。

    油漆渍:若为未干透的油漆,用干布蘸少量煤油(或松节油)轻轻擦拭(仅限琉璃瓦或表面光滑的筒瓦,陶土瓦吸收液体后会留痕);干透的油漆需用专用“脱漆剂”(选择中性配方),涂抹后覆盖保鲜膜(防止挥发),20分钟后用竹片剥离(操作后用清水冲洗3次,避免残留药剂腐蚀瓦面)。

    二、清洁时瓦体破损(操作不当导致)

    筒瓦(尤其陶土、琉璃材质)脆性高,清洁中因工具或力度不当易出现边角崩裂、釉面脱落、整体断裂:

    1.边角崩裂或釉面脱落

    常见原因:

    用硬刷(钢丝球、硬塑料刷)用力擦拭边角(釉层薄,易被刮掉);

    清洁时单手拎握瓦体边角(受力集中导致崩裂);

    潮湿状态下瓦体脆性增加(如刚下雨后清洁,陶土瓦吸水变软,易破损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工具选择:全程用软毛刷、羊毛布、海绵(质地柔软,避免坚硬工具接触瓦体);边角缝隙清洁时,用棉签蘸清水轻擦(替代牙刷——刷头硬易磕碰)。

    受力方式:清洁时双手托住瓦体中部(分散受力),禁止拎握边角;放置时垫软布(如棉布),避免瓦体直接接触坚硬台面(防止滑动碰撞)。

    时机选择:避开雨天或瓦体潮湿时清洁(陶土瓦干燥状态下强度更高);若必须清洁,先擦干表面水分,操作时减少用力。

    2.雕花或凸起部位损坏

    常见原因:

    带雕花的筒瓦(如仿古瓦),雕花凸起处易被工具碰撞(如刷灰时毛刷杆撞击),或积垢硬化后强行刮擦(导致雕花断裂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雕花处清洁用“气吹”(类似相机镜头清洁工具)先吹掉浮尘,再用软毛笔(如书法小楷笔)蘸清水轻扫(禁止用力戳刺雕花缝隙);

    若雕花处有硬化积垢,用清水+少量中性洗洁精(如婴儿沐浴露)调成溶液,用棉签蘸取后“点涂”在污渍上(5分钟软化后轻擦,避免溶液渗入雕花根部导致材质变软)。

    三、清洁后出现二次问题(残留或损伤)

    清洁后可能因“未彻底冲洗”或“环境影响”出现污渍复发、瓦面泛白、霉斑滋生:

    1.清洁后污渍快速复发

    常见原因:

    清洁剂(如肥皂、溶解剂)未彻底冲洗(残留物质吸附灰尘,加速积垢);

    清洁后未晾干(潮湿表面易沾灰,形成新污渍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每次使用清洁剂后,用清水冲洗3次以上(尤其缝隙处,可对着水流轻刷,确保无泡沫残留);

    清洁后将筒瓦侧立在通风处(避免平放积水),彻底晾干(陶土瓦需晾干24小时以上,确认内部无水分)再存放或安装。

    2.瓦面泛白(陶土、水泥瓦常见)

    常见原因:

    清洁时用硬水(含矿物质多)冲洗,水分蒸发后矿物质残留(形成白色斑点);

    水泥瓦清洁后未晾干,内部盐碱随水分渗出表面(“返碱”现象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用软水(如自来水静置24小时,或蒸馏水)清洁,避免硬水;

    清洁后若出现泛白,用干布蘸少量白醋(仅用于水泥瓦)轻擦(中和盐碱),3分钟后用清水冲洗(陶土瓦禁用——酸性会腐蚀胎体);陶土瓦泛白需用软毛刷干刷(去除表面盐碱粉末,无法彻底清除时可忽略——不影响结构,仅影响外观)。

    3.清洁后滋生霉斑(潮湿环境下)

    常见原因:

    清洁后未彻底晾干(瓦体残留水分),存储在阴暗潮湿处(尤其雨季),表面滋生霉菌(绿色或黑色斑点)。

    解决办法:

    清洁后必须彻底晾干(阳光下晾晒2-3小时,避免暴晒——琉璃瓦长期暴晒易褪色);

    存储前用干布再次擦拭瓦面(确认无潮气),存放区放置硅胶干燥剂(定期更换);

    已滋生霉斑的瓦体:用软布蘸稀释的双氧水(浓度3%)轻擦(杀菌),后用清水冲洗晾干(仅限陶土、水泥瓦,琉璃瓦慎用——可能影响釉面光泽)。
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13222800778
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