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石板瓦作为天然石材屋面材料,具有硬度高、脆性大、重量重的特点,运输过程中易因振动、碰撞、挤压导致断裂、边角破损,同时表面易受粉尘、污渍污染影响外观。为保障运输质量,需从包装防护、装载规范、运输过程管控、卸载操作四个核心环节制定针对性措施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运输前:做好包装防护,隔绝外部损伤
包装是保护石板瓦的***道防线,需根据石板瓦的尺寸、厚度及运输距离,选择适配的包装方式,重点避免边角磕碰与表面污染:
单块/小批量包装:针对性防护易损部位
边角保护:石板瓦的边角是***易破损的部位,需用硬纸板条(厚度≥3mm)或泡沫护角包裹每块瓦的四个边角,并用胶带固定(胶带需选用无残胶类型,避免拆除后污染石板表面);
表面隔离:每块石板瓦之间需铺垫防潮薄膜或牛皮纸,避免运输中瓦体相互摩擦导致表面划痕(尤其天然石板表面的纹理、色泽易因摩擦受损);若石板瓦表面有防水、防污涂层,需额外覆盖一层软质无纺布,防止涂层磨损。
小批量收纳:对于尺寸较小的石板瓦(如檐口瓦、脊瓦配件),可装入定制纸箱(瓦楞厚度≥5层)或塑料周转箱,箱内用泡沫填充物填满空隙,避免瓦在箱内晃动碰撞。
大批量包装:托盘集成+整体加固
托盘选型:选用承重能力≥500kg的实木托盘(或塑料托盘),托盘表面需平整无凸起,避免硌伤石板瓦;将石板瓦按“同一规格、同一朝向”整齐码放在托盘上,码放高度不超过1.2米(过高易导致底层瓦受压破裂,且重心不稳易倾倒);
层间加固:每码放3-5层石板瓦,需在层间铺设木质隔板(厚度≥15mm)或高强度瓦楞纸,分散上层瓦的压力,避免底层瓦因长期受压出现裂纹;
整体封装:码放完成后,用缠绕膜(宽度≥50cm,拉伸强度≥20MPa)从托盘底部向上紧密缠绕(至少缠绕5圈),确保瓦体与托盘固定为整体;再用打包带(宽度≥15mm的PET打包带)沿托盘纵横方向各捆扎3-4道,打包带与石板瓦接触部位需垫硬纸板,防止打包带勒伤瓦边。
二、装载环节:科学规划布局,避免挤压与重心偏移
石板瓦重量大(单块重量通常5-15kg),装载时需合理规划车厢空间,控制装载重量与重心,避免运输中因颠簸导致堆叠坍塌:
车厢预处理:清理与防滑
清洁车厢:装载前彻底清理货车车厢内的尖锐杂物(如铁钉、碎石)、油污、积水,避免石板瓦表面被污染或底部被尖锐物硌伤;
铺设防滑层:在车厢底部铺设橡胶防滑垫(厚度≥5mm)或木质垫板,增大石板瓦与车厢的摩擦力,防止运输中托盘滑动(尤其急刹车时易因惯性导致托盘移位碰撞)。
装载规范:控制重量、均匀分布
重量控制:根据货车额定载重(如3吨货车,石板瓦装载量不超过2.5吨),避免超载导致车厢变形,同时减少石板瓦因过度挤压出现破裂;
重心居中:将封装好的石板瓦托盘均匀分布在车厢中部,避免偏向一侧(重心偏移易导致运输中货车倾斜,增加翻车风险);若装载多排托盘,托盘之间需预留5-10cm间隙,避免相互挤压(尤其转弯时离心力易导致托盘碰撞);
禁止混装:石板瓦不得与重型金属件(如钢筋、钢管)、尖锐工具(如脚手架、铁锹)混装,若需运输其他物资,需用木质隔板将石板瓦与其他物品完全隔离,防止硬物撞击瓦体。
三、运输过程:管控环境与路况,减少振动冲击
运输途中的振动、温度、湿度变化会间接影响石板瓦质量,需通过驾驶规范与环境管控降低风险:
行车规范:平稳驾驶,避免剧烈振动
控制车速:在国道、省道行驶时车速不超过60km/h,高速公路不超过80km/h,避免急加速、急刹车(剧烈刹车易导致石板瓦在车厢内前后滑动,边角碰撞破损);
规避颠簸路段:提前规划运输路线,避开施工路段、坑洼路面(颠簸会导致石板瓦相互撞击,产生隐性裂纹——表面无明显破损,但内部结构已受损,铺设后易开裂);若无法规避,需减速至10-15km/h缓慢通过。
环境管控:防潮、防晒、防污染
防潮防护:若运输途中遇雨天,需检查货车篷布(选用防水等级≥PVC材质)是否完好,篷布边缘需下垂至车厢底部并固定,避免雨水渗入车厢(天然石板吸水性较低,但长期受潮会导致表面滋生青苔,且包装纸箱受潮后强度下降,无法保护瓦体);
防晒防护:夏季高温时,避免石板瓦长时间暴晒(部分石板瓦表面涂层在高温下易老化),可在篷布内侧加装遮阳网,降低车厢内温度;
防粉尘污染:若运输路线经过粉尘较多的区域(如工地、矿区),需在篷布外侧额外覆盖防尘网,避免粉尘进入包装内部,污染石板瓦表面(粉尘附着后难以清理,影响屋面美观)。
途中检查:定时监控,及时处理隐患
短途运输(≤200km):每1小时停车检查一次,重点查看篷布是否松动、托盘是否移位、打包带是否断裂;
长途运输(>200km):每2小时停车检查,同时查看石板瓦包装是否有破损(如纸箱湿透、缠绕膜撕裂),若发现破损,需立即补充包装(如更换湿纸箱、重新缠绕打包带),避免后续运输中损伤扩大。
四、卸载操作:轻卸轻放,避免二次损伤
卸载是运输的***后环节,操作不当易导致石板瓦“***后一公里”破损,需遵循“缓慢、平稳、有序”原则:
卸载工具:选用适配设备,控制起吊精度
重型设备:若石板瓦用托盘封装,优先使用叉车(配备软质货叉套,避免货叉划伤托盘或瓦体)或起重机(吊装时用专用吊网,禁止用钢丝绳直接捆绑瓦体),起吊时确保设备承重能力≥石板瓦总重量(建议预留20%安全余量);
人工卸载:对于小批量、小尺寸石板瓦,需2人以上协同操作(单块重量>8kg时禁止单人搬运),搬运时双手托住瓦的两侧(避免单手拎边角,导致瓦体受力不均断裂),禁止抛扔、拖拽。
卸载流程:有序堆放,避免堆叠过高
分区堆放:卸载后将石板瓦搬运至平整、干燥的场地(如仓库、施工临时堆场),场地需铺设防潮垫(如塑料膜、木板),避免石板瓦底部受潮;按“使用顺序”分区堆放(如先卸载的瓦堆放在外侧,便于后续取用),不同规格的石板瓦分开堆放,避免混淆;
控制堆叠高度:卸载后单堆石板瓦高度不超过80cm(若用托盘堆放,可叠加2层,但需在层间垫木质隔板),禁止过高堆叠(底层瓦长期受压易出现裂纹,且堆叠过高易倾倒);
开箱检查:卸载后需随机抽取1-2箱石板瓦开箱检查,查看是否有断裂、边角破损、表面污染等问题,若发现批量损伤,需及时与运输方沟通,明确责任并处理。
五、特殊情况:针对不同运输场景的补充措施
长途海运/铁路运输:强化防潮与固定
防潮升级:海运中空气湿度高,需在石板瓦包装内放置足量硅胶干燥剂(每立方米空间放置500g),并在托盘外侧包裹防水透气膜(避免内部潮气无法排出导致霉变);
固定加固:铁路运输振动频率高,需在车厢内用木质支撑条(厚度≥5cm)将托盘固定在车厢侧壁,支撑条与托盘之间垫泡沫,避免振动导致托盘碰撞。
冬季运输:防冻结与防滑
防冻结:若运输途中气温低于0℃,需检查石板瓦包装是否有积雪、结冰(冰雪融化后易渗入包装),卸载后及时清理冰雪,避免石板瓦表面因冻融循环出现裂纹;
防滑措施:冬季车厢内易结冰,需在防滑垫上额外撒少量干燥沙子(增大摩擦力),卸载时操作人员需穿防滑鞋,避免滑倒导致石板瓦掉落。
- 上一篇: 琉璃瓦厂家在出货前一般需要做哪些检查?
- 下一篇: 罗曼瓦的存储环境要求有哪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