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筒瓦的日常保养注意事项有哪些?

文字: [大] [中] [小] 2025-10-15 16:13:25     浏览次数:     

    筒瓦日常保养的核心是防渗漏、防结构松动、防材质风化,需结合其“弧形结构、搭接排水”的功能特性(尤其用于屋顶排水关键区域),从清洁、结构检查、防护、环境适配四个维度落实措施,确保排水顺畅、延长使用寿命。

    1.定期清洁:防堵塞、减腐蚀,保障排水

    筒瓦作为屋顶排水的重要部件,表面或搭接缝的杂物堆积会导致排水不畅,需针对性清洁。

    日常除尘除杂:每季度用软毛刷(如羊毛刷)或高压吹风机(中低档位,距离瓦面30cm以上)清理筒瓦表面及内侧的灰尘、落叶、枯草;重点清理筒瓦“瓦槽”(弧形内侧的排水通道),避免杂物堵塞导致雨水淤积,渗入屋顶内部。

    顽固污渍处理:若瓦面有鸟粪、树胶等污渍,用温水浸湿软布轻轻擦拭,禁止使用酸性清洁剂(如草酸)或钢丝球,防止腐蚀釉面(尤其琉璃筒瓦)或刮伤素面筒瓦;若瓦槽内有青苔,可先用硬毛刷清除表面青苔,再用稀释的小苏打水(5%浓度)擦拭,***后用清水冲净,避免青苔根系堵塞排水通道。

    避免高压水洗:禁止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筒瓦,高压水流会冲击筒瓦搭接处的灰浆,导致缝隙扩大,还可能冲脱筒瓦釉层(琉璃材质),仅可在清理顽固污渍时用低压喷雾器辅助冲洗。

    2.结构检查与加固:防松动、防脱落,保障安全

    筒瓦多为搭接铺设,长期受风雨、温度变化影响易出现松动、移位,需定期检查加固关键部位。

    搭接缝与灰浆检查:每半年检查筒瓦之间的搭接缝,看灰浆是否脱落、开裂;若灰浆脱落,需用适配的灰浆(古建筑用糯米灰浆或现代专用瓦用灰浆)填补缝隙,避免雨水从缝隙渗入屋顶木架;若发现单块筒瓦松动,需先清理瓦底残留灰浆,再重新涂抹灰浆固定,禁止用水泥直接固定(水泥收缩易导致筒瓦开裂)。

    边缘与转角加固:屋顶边缘、屋脊、转角处的筒瓦受力更复杂(易受强风冲击),需每月重点检查是否有移位、翘边;若边缘筒瓦松动,可加装隐形固定件(如不锈钢卡条,外包与瓦色相近的材料),既加固又不影响外观;转角处的异形筒瓦若出现裂缝,需及时更换同规格筒瓦,避免裂缝扩大导致漏水。

    变形与破损处理:发现筒瓦有细微裂缝时,用专用封护剂(如硅氧烷类封护剂,古建筑筒瓦需选无腐蚀性的)涂刷裂缝处,防止雨水渗入内部;若筒瓦出现严重变形(如挤压凹陷)或破损(缺角、断裂),需立即更换,避免影响整体排水结构。

    3.材质防护:防风化、防侵蚀,延长寿命

    不同材质的筒瓦(如琉璃筒瓦、陶土筒瓦)需针对性防护,避免材质老化或腐蚀。

    琉璃筒瓦釉面保护:琉璃筒瓦怕酸腐,若位于工业区或酸雨频发区域,每两年需在釉面涂刷一层古建筑专用釉面保护剂(透明、无黄变),隔绝酸性物质侵蚀;禁止在釉面粘贴胶带或涂刷非专用涂料,避免损伤釉层。

    陶土筒瓦防潮处理:陶土筒瓦透气性强,易吸收潮气导致内部风化,若用于潮湿环境(如南方多雨地区),每年需在瓦面涂刷一层防水透气剂(不堵塞瓦体孔隙,同时防止雨水渗入),避免筒瓦因长期潮湿出现酥碱、剥落。

    避免重物碾压:禁止在铺设好的筒瓦屋顶上行走(除非有专用检修步道),或堆放重物(如建筑材料、工具),防止筒瓦受压变形、断裂;检修时需踩在屋顶木龙骨对应的位置,且需穿软底鞋,减少对瓦面的摩擦损伤。

    4.环境适配:防生物滋扰、应对极端天气

    外部环境中的生物或极端天气会加速筒瓦损坏,需提前做好防范措施。

    生物防治:每季度检查筒瓦瓦槽、搭接缝是否有鸟类筑巢、昆虫(如白蚁)活动痕迹;若有鸟巢需及时清理(避免鸟巢杂物堵塞排水),并在屋顶边缘安装隐形防鸟网(网眼直径≤5cm,不影响外观);若发现白蚁,需联系专业机构用古建筑专用防虫剂处理,防止白蚁侵蚀屋顶木架间接影响筒瓦稳定性。

    极端天气应对:暴雨前需清理屋顶天沟、排水口,确保雨水能快速排出,避免积水浸泡筒瓦;冬季降雪后,若积雪厚度超过10cm,需用软塑料铲轻轻铲除瓦面积雪,禁止用金属铲或用力敲打,避免筒瓦碎裂;北方严寒地区,冬季来临前可在筒瓦搭接缝处涂抹少量抗冻密封胶(古建筑需选可兼容的传统材料),防止冻融循环导致灰浆脱落。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13222800778
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