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石板瓦长期存放可能出现哪些问题?

文字: [大] [中] [小] 2025-08-11 17:01:26     浏览次数:     

    石板瓦(以天然石材或人造石材为原料的建筑瓦件,具有硬度高、耐久性强的特点)长期存放时,受材质特性、环境因素及存放方式影响,可能出现多种问题,具体如下:

    一、物理结构损坏

    1.断裂或开裂

    表现:石板瓦表面出现贯穿性裂纹,或边角崩裂、掉块,严重时整片瓦断裂为多块。

    原因:

    堆叠方式不当:如单层放置过厚、未垫缓冲材料(如橡胶垫、木板),导致底部石板受压超过承重极限;或堆叠倾斜,重心偏移引发侧翻碰撞。

    材质缺陷:天然石板可能存在内部隐裂(如石英岩、板岩的层理裂隙),长期受力后隐裂扩展为可见裂纹。

    温度剧变:露天存放时,夏季高温暴晒后突遇暴雨降温,石材因热胀冷缩产生应力,导致边缘或薄弱处开裂。

    2.表面磨损与风化

    表现:石板瓦表面失去光泽,出现划痕、麻点,天然石板的纹理边缘变得模糊(如文化石瓦的仿自然纹路被磨平)。

    原因:

    堆叠时未隔离:石板之间直接接触,搬运或轻微震动导致表面相互摩擦,尤其人造石板的表面涂层(如防水涂层)易被磨掉。

    风化作用:长期暴露在室外,受紫外线、风雨侵蚀,天然石板中的矿物质(如长石)发生风化,表面逐渐粉化;沿海地区的盐雾会加速石材表面侵蚀。

    二、受潮与污染问题

    1.吸水返潮(天然石板为主)

    表现:石板瓦背面(接触地面或垫层的一面)出现深色水痕,严重时水分渗透至表面,导致颜色变深、光泽暗淡;冬季吸水后可能因结冰膨胀加剧开裂。

    原因:

    存放场地潮湿(如地面未做防潮处理、排水不畅),石板通过毛细作用吸收地面水汽;

    露天存放时防雨措施失效(如帆布破损),雨水直接浸泡石板,尤其天然石板(如砂岩、石灰岩)吸水率较高(通常>3%),易因长期潮湿降低强度。

    2.污渍附着与染色

    表现:石板表面出现油污、锈迹、泥土等难以清除的污渍,天然石板的孔隙中渗入色素(如树叶腐烂后的褐色汁液),形成***性染色。

    原因:

    存放环境不洁:与机油、颜料等易污染物品混放,或周围有施工扬尘、落叶堆积,污渍随雨水渗入石板孔隙;

    金属接触污染:石板与未防锈的金属支架、捆绑带接触,金属锈蚀后污染石板表面,形成棕红色锈斑。

    三、堆放与管理问题

    1.堆叠坍塌或变形

    表现:堆叠的石板瓦倾斜、倒塌,或底部石板因长期承重出现弯曲变形(尤其大尺寸平板瓦)。

    原因:

    堆叠高度过高(通常建议不超过1.5m),重心不稳;或垫层(如木板)断裂、移位,导致整体失衡。

    石板规格不一(大小、厚度混杂堆放),受力不均,薄弱部位因局部压力过大变形。

    2.标识混乱与损耗

    表现:不同规格、型号的石板瓦混放,难以区分;部分瓦片因长期挤压、遗忘,出现隐性损伤(如内部裂纹)却未被发现。

    原因:

    存放时未分类标识,或标识牌脱落、模糊,取用时分拣困难,频繁翻动导致额外磨损;

    长期闲置未定期检查,微小损伤逐渐扩大,直至取用前才发现无法使用。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13222800778
官方微信